冬季,环境温度很低,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:
1)温度过低时,密封胶与基材表面的湿度降低,基材表面可能出现难以察觉的雾气或霜,影响密封胶与基材的粘结。
2)在低温低湿条件下,硅酮密封胶的固化速度和粘结速度比正常情况下要慢,这会导致养护时间较长,影响施工。那么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才能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呢?
目前幕墙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硅酮结构密封胶按组分分为两类:一类是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,另一类是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。
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固化,从胶粘剂表面逐渐固化,胶缝越深,完全固化所需时间越长。由于A组份(含少量水),B组份和空气中的水,表面和内部同时固化,且表面固化速度大于内部固化速度(受胶缝尺寸和内部固化速度影响)密封情况。
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固化速度较双组份慢,且速度不可调,易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。一般来说,温度越低,反应速度越慢;湿度越低,反应越慢。
1、施工环境要保证
冬季施工时,应采取加温措施,保证施工温度高于10℃;如用户有特殊情况,需要在低温环境下施工(如环境温度略低于10℃),建议使用前进行小面积涂胶试验,并进行剥离粘合试验,确认密封胶固化粘合良好,并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固化时间。必要时,可以考虑使用二甲苯清洗和底漆,以加快粘合速度,减少因环境温度低而导致粘合不良的风险。
2、施胶过程要小心,防止粘合不良
1)施工前应提前进行附着力测试,并严格按照附着力测试推荐的施工方法进行。
2)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(铝材、玻璃、密封胶、清洗剂、底漆等)批次较多,需注意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。生产过程中,进厂的材料需要随机进行现场附着力测试。
3)施工过程中,清洗或涂刷底涂液的方法应符合施工工艺,并严格按照“二次抹布法”进行清洗。清洗溶剂挥发后,应及时涂底涂液;底涂液应稀薄均匀,注意下道工序的衔接,最好在底涂后半小时内进行注胶施工。
4)涂胶过程中应注意A、B组份混合均匀,并在厂家推荐的混合比例范围内,分别通过蝶形试验和拉断试验来确认。换鼓时应注意排气充足。如果排气不充分,密封胶部分会含有大量致密气泡,我们称之为“气泡胶”。气泡胶与基材(铝、玻璃等)的粘合效果很差,用手一拉胶条就会与基材分离,同时往往会在基材上留下黑痕。基质。
5)现场板材制作完成后,应将板材水平移至维修区进行维修。在移动过程中铝框与玻璃不允许错位,否则会影响结构胶的粘接质量。
3、维护环境和维护时间应保证机组切胶合格
密封胶注入完成后,固化过程应在清洁、通风的环境中进行,温度保持在10-40℃,湿度保持在50-90%。当维护环境温度、湿度较低时,应适当延长维护时间。这种情况在单组份结构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:即单组份密封胶的固化条件与固化时间有显着关系。在相同环境下,固化时间越长,固化程度越高。必要时可采取措施提高环境温度和湿度。最后以切割试验为准,充分确定成品机组的维修时间。